中國時報【邱俐穎╱台北報導】 塑化劑、毒澱粉等黑心食品事件不斷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,基於地方自治精神,如何懲處食品業者,地方政府具裁量權,若地方衛生單位遲未開罰、處理或處罰不符比例原則,中央政府才會介入行政指導或會同檢調單位處理。 康照洲強調,基於中央、地方分權及地方自治精神,裁罰基準由地方衛生局訂定,中央會和地方召開會議共同討論,但最後仍由地方衛生局依調查結果,據行為嚴重度開罰。若衛生局裁罰較其他縣市輕,地方政府也會受到縣市議會的壓力。 但若發生塑化劑及順丁烯二酸化製澱粉等大規模的系統性食品事件,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,食品藥物管理局將發函給地方衛生局,建議整體事件的處理原則及違法行為的裁罰法源及處分法條。 另對地方裁罰結果,中央會提醒地方衛生局引用法條的妥適性,若裁罰過當,業者也將提出行政訴訟,但引用的法條及開罰金額屬地方衛生局裁量權限。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表示,違法添加順丁烯二酸,依《食管法》第十二條,可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;但若衛生局認定情節重大,足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,可比照塑化劑,依第十一條處六萬至六百萬元。 另若業者規避查察或隱匿未報,還可依《食管法》第卅五條,開罰三萬元以上、十五萬元以下罰鍰;若情節重大或一年內再犯,得廢止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。 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批評,衛生署認定順丁烯二酸對人體危害性不大,檢調、地方衛生局怎麼會對業者處以重罰?前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丘志威也批評,食品黑心事件層出不窮,蜻蜓點水式的輕罰不會有嚇阻作用! 丘志威認為,政府應細部研議將食品業者犯罪態樣「分級」,情節重大者就處以最重罰責;另像塑化劑、順丁烯二酸等震撼全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,應第一時間勒令業者關廠、停工,並凍結資產,以免業者脫產。 問題澱粉產品及原料,截至昨日總計封存回收六三八.九公噸,已銷毀五八二.一公噸,還有五六.八公噸待銷毀。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 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韓國必買2013保養品,保養品牌推薦top10,韓國保養品,阮欣怡保養品,韓國必買保養品,coast保養品,男性保養品,醫美保養品,
留言列表